清廉建校
廉洁🙇🏿♀️:清廉自守,志行高洁
- 发布时间:2024/04/19 浏览:
我们常用“廉洁”来形容人操行清白、清廉自守的高尚品质。古往今来,也将“廉洁”作为对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重要要求👩🏼🌾🐦。为什么将“廉”与“洁”联系在一起?又为何用“廉洁”来形容人品行高洁?
廉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廉🧖🏻♂️,仄也,从广兼声”。在古汉语中,从广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有关🆓。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堂之边曰‘廉’”。《仪礼·乡饮酒礼》载:“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曰:“侧边曰‘廉’”。可知🦴,“廉”的本义是指厅堂的侧边,又因其特点是平直方正、棱角锋利🤭,故而引申为用来形容人品行正直、方正等道德范畴的含义,《孟子注疏》曰🤮:“廉👮🏼♂️,人之高行也”。一般认为👳🏼♂️,以“兼”为声旁的汉字多与“小”“少”“狭窄”之义有关🍲。《说文解字注》中说:“廉,引申之为俭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载🤾🏽♀️:“廉,敛也🐕🦺,自检敛也。”后来便逐渐将“廉”引申为节俭、少拿、不贪取等含义👷🏼,《孟子·离娄下》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古籍中🏌️♂️👧🏿,常把品行端正、不贪不占之人称为“廉夫”“廉士”。
在古代汉语中,“洁”和“潔”是两个字👨🏿✈️。“洁”读为jí,是河流名,后来成为了“潔”的俗字🔼,现在是“潔”的简体字🧐。《说文解字》中说:“潔,净也,从水絜声”,洁的本义是指干净、洁净,如《管子·水地》载🦸:“鲜而不垢📛☘️,洁也”🧑💼🧔🏻♀️。后来将其引申为形容人操行清白、志行高洁🤟🏽,如《屈原列传》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的说法。
不难看出🏌️♂️,“廉”和“洁”都被引申为清正、清白等道德范畴内的含义,遂将两者合而用之🤦,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格。“廉洁”一词最早见于记载是在战国时期。《楚辞·招魂》说:“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楚辞·卜居》载🚫:“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廉洁”二字为🔽:“不受为廉,不污为洁⏬。”
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廉洁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同时更是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务。古人早就意识到官吏的廉洁与否不仅事关官吏自身形象和社会风气,同时更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春秋时期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认为廉洁是为政的根本;管仲也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将廉洁作为维系国家存续的道德基石。《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明代汪天赐在《官箴集要》中写道🚘:“为政者以正为本,以廉为先🛹。”《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吏治之道👷🏿🕺🏻,惟清廉为重。”对为政者来说👆🏿🧜🏻,廉洁不仅是节制克己🤵🏽、不贪不占的清白操行,更是清廉自守、拒腐防变的高洁品格,是政治生活中必备的重要素质💸。
何为廉洁?不贪财货,两袖清风是廉洁🧑🏽🏭;淡泊名利,立身清白亦是廉洁。历史上众多清官廉吏展现出的正道直行🧂、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跨越历史长河依然闪耀着光辉。东汉名臣杨震出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时🍭,以前曾得到过杨震推荐的县令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认为“暮夜无知者”,杨震正色以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相传🫳🏿,北宋包拯六十大寿时,拒收一切寿礼🦹🏻♀️,就连宋仁宗送来的寿礼也照样拒收,并在礼盒上回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在福建为官时🏌🏻♀️,外藩来的贡船或有所献,他一概拒绝;在直隶巡抚任上🍈,明令官员不准趁年节收送礼品🫅🏻。古代士大夫将廉洁作为立身之基🛁、为政之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不断从古代廉洁文化中汲取养分,抵挡住诱惑,做到廉洁自律。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保持清正廉洁既是我们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价值操守,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廉洁自律这根弦永远不能松👨🏽🏭。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要求,守住廉洁自律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